上次發(fā)了一篇關于痛風的文章,下面評論區(qū)有小伙伴評論說:“痛風病人不能吃豆制品啊”。今天就來告訴大家事實真相。
痛風病人確實在飲食方面挺困難的,痛風病人里面大多都是男性,而且很多都是大塊頭。在他們眼里好像這也不能吃,那也不能吃,確實很影響生活質量。
那么,既然不能大魚大肉吃、大口大口喝酒了,作為素食界里鮮美可口的豆制品,難道也要舍棄嗎?
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。
我們先來說說黃豆
很多人認為痛風患者不能吃豆制品,可能還是因為豆制品的前身—黃豆的緣故吧。
黃豆營養(yǎng)豐富,所含的蛋白質高達40%,其生理價值幾乎接近肉類,因此享有“植物肉”的美譽。但是,痛風患者不宜大量食用整粒黃豆,特別在急性期一點也不能吃。干黃豆中含有較多的嘌呤即每100克含嘌近200毫克,屬于高嘌呤食物。但是呢,煮熟的黃豆的嘌呤是50毫克左右,屬于中嘌呤食物(25-100mg/100g)的范疇了,視病情可限量選用。
解鎖了黃豆,我們再來看看豆制品
豆制品當中,像豆腐、豆干、黃豆,都是中嘌呤食物,而豆?jié){也被水稀釋了很多,已經是低嘌呤食物了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豆制品在加工過程中,特別是水的浸泡,使豆類中大部分嘌呤溶于水中(這也是為什么讓大家少喝肉湯的原因之一),降低豆制品的嘌呤含量。
那能吃豆腐嗎?別慌,原諒小編慢慢說完~~
豆腐主要以黃豆作為原料,傳統(tǒng)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:大豆—清理—浸泡(大量水)—磨漿—過濾—煮漿—凝固—成型—成品(豆腐)。
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,主要區(qū)別在于點豆腐的材料不同。南豆腐用石膏點制,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,水分含量在90%左右。
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,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,質地較南豆腐老,水分含量在85%左右,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,故而豆腐味更濃,質地更韌,也較容易烹飪。豆腐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食品,味美而養(yǎng)生。
我們可以了解到豆腐的主要成分是水(80-90g/100g),其次是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還含有豐富的鈣。黃豆在變成豆腐的過程中,其嘌呤含量已被大大稀釋掉了,所以豆腐也屬于中低嘌呤食物,已經和一些如青椒、西藍花等蔬菜嘌呤量相當了。所以,豆腐并不是痛風患者的禁忌,可視病情適量食用!不僅如此,有研究表明:適量攝入豆制品還可利于尿酸的控制。
對于痛風患者能吃豆制品,像是給痛風患者飲食上開辟了一條新大陸!
注: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